职称:教授,硕士生导师
联系电话:13519754616
邮箱:1020601407@qq.com
严军教授团队主要从事战略金属资源循环、盐湖功能材料开发、智能分选与工业节
能研究。团队常年招收材料硕士2-3名,机械硕士2-3名。
1990.09-1994.07 东北大学热能工程专业,获学士学位
2007.04-2008.04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所(ITW),访问学者
2009.09-2012.07 williamhill中国官方网站材料学专业,获硕士学位
从业经历
1994.07-1999.10 西宁特钢助理工程师
1999.11-2000.11 williamhill中国官方网站助教
2000.12-2005.11 williamhill中国官方网站讲师
2005.12-2011.11 williamhill中国官方网站副教授
2011.12-至今 williamhill中国官方网站教授,硕士生导师
2023.06-至今 青海理工学院教授,工学院院长
团队介绍
严军教授团队现有教授1人,副教授1人;硕士生导师2人。在读硕士6人。团队聚焦战略金属资源
循环、盐湖功能材料开发、清洁低碳冶金、复杂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及功能材料制备的基础研究和
技术开发应用。
团队在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、青海省企业研究与转化计划、西宁市科技计划、国
家重点实验室项目、横向项目10余项,经费500万元以上。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,团队与中南大学、
犹他大学、萨斯喀彻温大学、开普敦大学、长沙矿冶研究院、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等科研单位,及西
部矿业、中国铝业、青海莱润等大型企业保持着密切的科研和技术合作。
我们热忱欢迎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来团队学习深造!有志于科研的硕士毕业生可推荐到上述科
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。
团队成员
1. 严军教授
省工信厅、科技厅、政府采购中心评审专家,省技术创新方法学会副会长、省创新方法研究中心
负责人,国家三级创新工程师、一级创新培训师。williamhill中国官方网站冶金工程专业负责人,青海理工学院工学
院负责人。williamhill中国官方网站有色金属冶金教学科研团队负责人,冶金工程国家第三批卓越计划试点专业负责
人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。青海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负责人、“材料与化工”
硕士点学科(培育)负责人。主要从事战略金属资源循环利用与工业低碳节能研究,常年招收3-4名
硕士。
https://gxy.qhit.edu.cn/cailiaokexueyugon/1059.html
2. 刘卫平副教授,wliu.met@outlook.com
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镁化合物分会第三届专家组成员,中国菱镁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青年委
员。犹他大学冶金工程博士毕业。主要从事清洁低碳冶金、复杂矿产高效清洁利用及盐湖功能材料研
究,常年招收1-2名硕士。
团队在研项目
1. 严军,青海省科技厅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项目,2024-GX-118,铝电解槽大修渣无害化处理及废
防渗料高效提锂技术研究与应用,2024-01至2025-12,300万。
2. 严军,西宁市科技局项目,2024-Y-5,铝电解槽大修渣提锂工艺及机理研究, 2024-01至2025-
12,50万。
3. 刘卫平,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, “十四五”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, 2022YFC2905104,
钨锡矿物浮选界面反应选择性机制研究与钨锡药剂开发, 2022-10 至 2026-09, 101万元。
4. 刘卫平,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-企业研究转化与产业化专项课题,铜钴矿湿法冶金提取过程
中专用活性氧化镁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,2024-01至2025-12, 60万元。
5. 刘卫平,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,GK-202303,轻稀土矿物金属-
有机配合物靶向捕收剂配位组装及构效关系研究,2023-07至2025-06, 5万元。
6. 刘卫平,广东省矿产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,基于胶体捕收剂的轻稀土矿
物浮选过程强化机理研究,2023-07至2025-06,3万元。
7. 刘卫平,自然资源部离子型稀土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,2023IRERE303,活性氧化镁
富集低浓度离子型稀土浸出液中稀土的强化机理研究,2024-04至2025-12, 5万元。
团队代表性论文
[1] Yan Jun, H. Drück, H. Müller-Steinhagen. (2008). Situation of China’s solar water heater
industry, related national standards, testing and the Golden Sun certification program.
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(English Edition), 7(6):107-112.
[2] Wang, C., Xu, H., Liu, W.*, Yang, X., & Wang, X. (2020). Novel alkaline method for the
preparation of low-chromium magnesia. JOM, 72, 333-339.
[3] Liu, W. *, Xu, H., Shi, X., Yang, X., & Wang, X. (2019). Improved lime method to
prepare high-purity magnesium hydroxide and light magnesia from bischofite. JOM,
71(12), 4674-4680.
[4] Liu, W. *, Xu, H., Wang, Z., & Wang, X. (2020). Simulation of fatty acid adsorption at the
magnesia surface. Surface Innovations, 8(3), 172-181.
[5] Liu, W. *, Xu, H., Wang, Z., & Wang, X. (2019). Adsorption of water and fatty acids at
magnesium hydroxide surface from an MDS perspective. Surface Innovations, 7(5),
304-316.
[6] Liu, W. *, Xu, H., Shi, X., & Yang, X. (2017).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for extracting lithium
from Cha'erhan tail brine. Hydrometallurgy, 167, 124-128.
[7] Liu, W. *, Miller, J. D., Sun W., & Hu, Y. (2023). Electrokinetic comparison of CaF2 and AgCl
from a MDS perspective. Minerals Engineering, 199, 108118.
[8] Liu, W. *, Wang, Z., Wang, X., & Miller, J. D. (2020). Smithsonite flotation with lauryl
phosphate. Minerals Engineering, 147, 106155.
[9] Liu, W., Wang, X., & Miller, J. D. (2019). Collector chemistry for bastnaesite flotation -
recent developments. Mineral Processing and Extractive Metallurgy Review, 40(6),
370-379.
[10] Liu, W., McDonald, L., Wang, X., & Miller, J. D. (2018). Bastnaesite flotation chemistry
issues associated with alkyl phosphate collectors. Minerals Engineering, 127, 286-295.
[11] Liu, W., Wang, X., Xu, H., & Miller, J. D. (2017). Lauryl phosphate adsorption in the
flotation of bastnaesite, (Ce,La)FCO3.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,
490, 825-833.
团队代表性专利
1. 严军.高原型生物质气化炉:中国,ZL201120172044.4
2. 严军.橡塑太阳能集热器:中国,ZL201220193734.2
3. 严军.一种炭素回转窑的波纹管式风嘴管: 中国,ZL 201320826001.2
4. 刘卫平.一种片状多孔硅钢级氧化镁的制备方法, CN115676858A
5. 刘卫平.一种母液循环-动态碳化制备高纯轻质氧化镁的绿色方法, CN115784275A
6. 刘卫平.一种疏水度可控的氢氧化镁连续制备方法,CN115744945A
7. 刘卫平.一种低氯氧化镁的制备方法, CN116161685A
8. 刘卫平.一种基于显著性P值和XGBoost的浮选回收率预测方法, CN115545267A
9. 刘卫平.一种废防渗料精准分选及强化浸出的方法,CN118685625A
10. 刘卫平.一种基于机械活化和表面改性耦合的氧化镁强化沉离子稀土方法,CN118685639A
11.刘卫平.一种利用粒度分级-脉冲电压降低铜精矿中氟含量的方法,CN116479257A
团队代表性专著
1. 严军.中国太阳能供热标准(SOLAR WATER HEATING STANDARD OF CHINA)[M].
西宁:青海人民出版社,2011.
2. 严军,马晓艺,曹海莲.钢铁冶金工程实训[M].西宁:青海民族出版社,2017.
3. 严军,余兴昌,王珊.有色冶金工程实训[M].西宁:青海民族出版社,2017.
4. 严军,曹海莲,马晓艺,唐彬彬.冶金工程虚拟仿真实训[M].西宁:青海民族出版社,2017.
5. 严军,曹海莲,马晓艺,余兴昌.创新方法基础教程[M].西宁:青海
奖励及荣誉
1. 严军,2021年度“立足区域发展的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—以机械、材料交叉融合为例” 荣获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海省教学成果三等奖(第四);
2. 严军,2022年度获得省教育厅“就业工作先进个人”称号;
3. 严军,2010、2013年分别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获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三等奖;
4. 严军,2014年指导学生参加第三届全国“TRIZ”杯创新方法大赛获“创意发明类”二等奖;
5. 严军,2003年获省教育厅“小岛奖励金”;
6. 严军,2005年获省“中青年骨干教师”称号;
7. 严军,2011年度williamhill中国官方网站“我心中的好老师”称号。
学术兼职
1. 省工信厅、科技厅、政府采购中心、市科技局评审专家,省技术创新方法学会副会长、省创新方法研究中心负责人;
2. 国家三级创新工程师、一级创新培训师。
详细介绍
1. 代表性论文
[1] YAN Jun, H. Drück, H. Müller-Steinhagen. Situation of China’s solar water heater
industry, related national standards, testing and the Golden Sun certification program [J].
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(English Edition), 2008, 7(6):107-112.
[2] 严军,英措.矿热炉烟气余热利用技术的探讨[J].铁合金.2011.8.
[3] 严军.热管真空管集热器及太阳能热水系统[J].可再生能源,2008,26(5):68-71.
[4] 严军,张文杰.蓄热式燃烧技术在退火炉上的应用[J].冶金能源.2004,23(5):47-56.
[5] 严军,黄小良.青海省盐湖主要资源的开发利用探讨[J]. 无机盐工业. 2003,35(3):5-10.
2. 专著
[1] 严军.中国太阳能供热标准(SOLAR WATER HEATING STANDARD OF CHINA)[M].西宁:
青海人民出版社,2011.
[2] 严军,马晓艺,曹海莲.钢铁冶金工程实训[M].西宁:青海民族出版社,2017.
[3] 严军,余兴昌,王珊.有色冶金工程实训[M].西宁:青海民族出版社,2017.
[4] 严军,曹海莲,马晓艺,唐彬彬.冶金工程虚拟仿真实训[M].西宁:青海民族出版社,2017.
[5] 严军,曹海莲,马晓艺,余兴昌.创新方法基础教程[M].西宁:青海人民出版社,2019.
3. 专利
[1] 严军.一种圆材倒角机:中国,ZL201020291390X [P].2011-5-25.
[2] 严军,王云思,李玉亮.高原型生物质气化炉:中国,ZL201120172044.4[P].2012-2-1.
[3] 严军.橡塑太阳能集热器:中国,ZL201220193734.2[P].2012-11-21.
[4] 严军.一种炭素回转窑的波纹管式风嘴管: 中国,ZL 201320826001.2[P].2014-7-6.
[5] 严军. 一种用于炭素回转窑的组合式风嘴管: 中国,ZL 201320826202.2[P].2014-11-26.
[6] 严军. 一种用于炭素回转窑的倒锥型风嘴: 中国,ZL 201320825999.4 [P].2014-11-26.
[7]严军.一种用于炭素回转窑的套装有保护环的风嘴管:中国,ZL201320826341.5[P].2014-11-26.
[8] 严军. 一种用于炭素回转窑端部风嘴管:中国,ZL201320859879.6 [P].2014-11-26.
[9] 严军.一种适用于碳化硅电阻炉使用的移动式集气装置:中国,ZL201420435520.0[P].
2015-04-08.
4 主持和参与主要科研项目
[1] 2012-2015 高寒地区陶瓷太阳能集热器的开发及应用,教育部“春晖计划”项目,项目编号:
Z2012089
[2] 2012-2013 基于TRIZ理论面向有色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,青海省科技厅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
设项目,项目编号:2012-T-Y22
[3] 2009-2011 生物质燃料及气化炉在高原地区的应用研究,williamhill中国官方网站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,项目编
号:2009-QG-01
[4] 2012-2014 青海优势产业创新方法应用与推广,科技部2012年创新方法工作专项项目,项目编
号:2012IM020800,子课题负责人
[5] 2016-2018青海高新区特色产业全创新链多方法集成推广应用,科技部2016年创新方法工作专项
项目,项目编号:2016IM020500,子课题负责人